龙眼果实采收是果园管理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贮运和应市的开始。采收工作做的好坏,不仅影响果实的质量和贮藏性能,同时也将影响翌年树势和产量。
龙眼果实在后期发育较为迅速,尤其果肉在开花后50天生长非常迅速,且甜度也随之增加。因此,鲜食和焙干龙眼的果实采收过早,果肉未充分成熟,无法发挥本品种固有的果实综合经济性状。早采果与完全成熟的果实重量有时差达1-2成,无形中造成产量的减少。
过迟采收时,我国大部分品种在成熟后期,果肉松软,养分下降,甜度减退,台湾省俗称“退甘”,常使品质降低。龙眼果蒂至种子间果肉往往木栓化,俗称“大蒂头”,食时肉粗而味淡。
对于贮藏和制罐的龙眼,应在果肉尚未变软,风味尚未充分体现时,大约在八成成熟度时采收。鲜食龙眼果实成熟采收的标准包括:果壳由青色转黄褐色,由厚而粗糙转为薄而平滑,果壳上的果皮毛基本脱落。果肉由坚硬变为柔软而富有弹性,果核变黑褐色(红核品种除外)。果肉生青味消失,呈现浓甜或用测糖仪测定时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最高值即可收获。
采收期因此地区、品种和用途而异,大约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可陆断采收。我国两广和福建南部成熟期较早,产地越往北采收期逐渐推迟。早熟品种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而晚熟的九月乌、立冬本龙眼可推迟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福建扁核针、紫螺等9月下旬成熟的龙眼,可推迟至10月上、中旬采收,在树上保留而甜味不减,推迟采收的须注意风害和鸟害。
上一篇:龙眼的修剪与回缩技巧
下一篇:猕猴桃生长的环境条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