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桃在贮藏过程中寿命较短,容易出现腐烂和变质。然而,采用以下几种保鲜措施,可以显著延长鲜桃的供应期,提升经济效益。
鲜桃采收时需注意无伤采摘和合理分级包装。首先,判断桃果的成熟度,可以通过果皮颜色变化和果肉硬度来进行。果实完全发育后,果皮开始褪绿且肉质稍硬时,即为适合采收的硬熟期。此时期的桃果更耐贮藏和长途运输。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桃的成熟度一致,大多数品种需要进行2到3次分次采收。采摘时应小心避免果实受到碰压或刺伤,建议在早晨低温时期进行采收。及时处理桃果,挑选出残果、伤果、劣质果、畸形果和污染果,按照大小进行分级、包装。常见的包装容量为5千克至10千克,箱内可以衬纸或聚苯泡沫纸,高档果使用泡沫网套包装。搬运时务必小心轻放,以防碰压伤。
桃果在贮藏期间常易受到褐腐病、软腐病、青霉病和绿霉病的侵害。为了防止这些病症,可以使用仲丁胺系列防腐保鲜剂来杀灭青霉菌和绿霉菌。推荐使用克酶唑15倍液进行洗果,每千克桃果用100到200毫克的苯莱特和450到900毫克的二氯硝基苯胺(DCNA)混合液进行浸果。洗果和浸果时需要使用净水,浸果后待果面水分蒸发后再进行包装。
贮藏桃果的适宜温度为0到3℃,对于中、早熟的品种温度稍高,例如白花、红花水蜜桃适合在1到2℃的环境中存放。而冬雪蜜桃、中华寿桃及冬桃则在0.5到1℃范围内冷藏。需注意的是,桃果对低温十分敏感,长期在0℃条件下贮藏可能引发冷害。因此可以采用控温精度较高的设施,或使用间歇升温冷藏法:将果实在0℃下贮藏1到4周,随后升温至18到20℃并保持2天,再降温至0℃进行贮藏。选用挂机自动冷库,控温精度保持在0℃,能够快速降温并降低冷害风险。
贮藏桃果时,适宜的氧气浓度为1%到3%,二氧化碳浓度在4%到5%之间。使用生理小包装袋贮藏时,二氧化碳浓度应低于8%,氧气浓度保持在5%到14%之间。在贮藏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短期贮藏时每天观察一次,而中长期贮藏则每3到5天检查一次,以确保果实的质量。
上一篇:核桃苗嫁接后的关键管理措施
下一篇:龙眼干制作的关键原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