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蛾蜡蝉和堆蜡粉蚧均属于同翅目,前者为蛾蜡蝉科,后者为粉蚧科,主要危害柑桔、龙眼、荔枝和芒果等果树。过去,这些害虫的种群数量常受到大量天敌的自然控制,极少造成经济损失。然而,近年来,由于部分龙眼园管理不善,滥用农药杀死天敌,加上气候变化,导致这两种害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严重影响龙眼果实的商品质量,给果农带来了经济损失。
白蛾蜡蝉和堆蜡粉蚧对龙眼的危害症状相似。它们的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龙眼的新梢、叶片、花穗和果实的汁液。两种害虫的虫体均被蜡粉覆盖,蜡质不亲水性使得农药难以接触到虫体,导致害虫具有较强的避药性和抗药性。它们在危害果柄和果实时,会将蜡粉粘附在果梗或果实上,雨水也难以冲刷掉。此外,虫体会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导致果实变小、外观受损,果肉带有腥臭味,无法食用;被害的嫩叶、花穗和枝梢则会枯萎或畸形,严重影响树势。
白蛾蜡蝉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若虫在3-4月出现,第二代在7-8月,以成虫在茂密的枝叶间越冬。堆蜡粉蚧一年发生5-6代,第一代若虫在4月上旬盛期,第二代在5月中旬,第三代在7月中旬,第四代在9月上旬,第五代在10月上旬,第六代在11月中旬,以成虫和若虫在树干、枝条、裂缝、卷叶或蚁巢内越冬。这两种害虫在翌年2-3月天气转暖时开始活动,成虫和若虫均有群集性。白蛾蜡蝉在夏秋季高温高湿时发生较为严重,而堆蜡粉蚧在4-5月及10-11月虫口密度最大,危害最重。两种害虫的自然繁殖能力强,尤其是堆蜡粉蚧,雄虫发生极少,基本上是孤雌生殖,每个卵囊可达200-500粒,且孵化率高,容易成灾,同时可寄生于多种植物。白蛾蜡蝉的成虫迁移能力极强,因此彻底灭除非常困难,危害极大。
加强果园的栽培管理,结合春季龙眼的疏花疏果和采果后至春梢萌芽前的修剪,剪除过密的枝梢和带虫的枝,集中烧毁,以提高树冠的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减少虫源,减轻危害。同时,控制龙眼冬梢的抽生,既可防止树体养分的大量消耗,影响翌年开花结果,又可中断害虫的食料来源,从而降低虫口基数。
在果园中饲养山鸡,在堆蜡粉蚧的成虫和若虫期,可以人工刷除龙眼树上的害虫,让鸡来食用;白蛾蜡蝉的若虫在受到惊吓时常会跳跃落地,成为鸡的好饵料,成虫羽化的高峰期可用网捕捉。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对天敌危害大的农药。
根据白蛾蜡蝉和堆蜡粉蚧在幼虫初孵若虫阶段的特点,掌握初孵若虫的盛发期,适时喷药。堆蜡粉蚧的防治重点在春梢期进行。可选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加0.2%洗衣粉,每隔5-7天喷一次,共喷2次;也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400-600倍液或5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上一篇:桃树对生长环境的营养需求特点分析
下一篇:石硖龙眼:美味的龙眼品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