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胶病是桃树栽培中常见的枝干病害,尤其在南方温暖、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生频繁。该病害轻则削弱树势,影响产量,重则导致全株枯死。流胶病的主要发生时期为4月至10月,其中4月中旬开始流胶,10月下旬停止流胶,全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分别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中旬。
保持树势是防治流胶病的根本措施。应防止日灼,并加强对枝干害虫(如天牛)的防治。此外,日间作业时应尽量减少对树木的伤害。
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控制田间水分,防止因涝灾导致的根部腐烂。
在冬季清园时,应剪除病害小枝,并将枝干上的流胶刮除干净。然后使用4~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402抗菌剂或65%代森锰锌液涂抹伤口,并用接蜡进行保护。在少雨天气时,可以用医用紫药水涂抹流胶部位及伤口,每隔10天再涂一次,效果显著。此外,在刮除胶状物后,涂抹维生素B6软膏也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在病害发生期,建议使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隔10~15天轮流喷施,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下一篇:红丽桃:新一代桃树品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