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采收后,为了确保其储藏质量,预处理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预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苹果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本节将详细介绍预处理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剔果、分级、浸果和预冷。
剔果是预处理的首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严格筛除病果、烂果以及因日灼或机械伤而受损的苹果。通过剔除这些个别的坏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其对整体苹果储藏品质的影响。
分级过程是根据苹果的果形和大小进行分类,通常依据果实横径的最大部分直径。以我国出口的红星苹果为例,果径在65-90毫米之间,依据直径每相差5毫米划分为一级,可分为5级。这一过程帮助在储藏时确保果品的均匀性和市场要求。
浸果是预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这里提供两种简易的自配保鲜剂配方供参考:
将10千克水与0.5千克清洁盐充分搅拌溶解,苹果浸泡时间为10分钟。
将10千克水与1克乙酸水杨酸混合,搅拌均匀后使用,同样将苹果浸泡10分钟。通过这些配方的处理,可以有效延长苹果的保鲜时间。
预冷是在采摘后及时降低苹果温度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有助于减少果品的生理活性,降低营养和水分的损失,从而延长储藏寿命并改善储后品质。对于苹果,最经济的预冷方法是自然预冷,即将苹果放置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进行自然冷却。
一种常用的自然预冷方法是制作土畦,土畦深约40厘米,宽1.2米,苹果排放厚度保持在4到5层。白天要遮荫,夜间则需要揭去覆盖物以保证通风。在降雨、雾和露水天气时,务必覆盖以防水果沾水。经过1到2夜的预冷后,最好在清晨气温较低时将苹果进行封装储藏,如果早晨露水较重,建议在当天傍晚将覆盖物撑起至离果20-30厘米的位置,以实现有效的预冷与防露效果,次日清晨即可以入储。
上一篇:苹果树的四季修剪
下一篇:苹果梨果丹皮的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