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学名Zizyphus jujuba Mill.,属于鼠李科的木本植物,不仅因其美味的果实闻名于世,还因其根和树皮具有药用价值,具有补脾益气和养心安神的功效。全国广泛栽培的枣树,尽管适应性强,但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
枣树锈病主要影响叶片,早期病症在叶背面可见淡绿色的小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小点渐变为暗黄褐色的不规则突起,形成病菌的夏孢子堆,直径约0.5mm。受影响的叶片常见于叶脉两侧、尖端或基部,尤其是水滴容易凝聚的边缘和侧脉部位,病斑有时会在叶脉两侧相连成条状。随着时间推移,叶面会逐渐呈现花叶状,最终变为灰色,失去光泽,导致枣果在接近成熟期时大量落叶,未成熟的果实则可能皱缩或提前掉落,甜味明显降低。
枣树锈病的病原为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俗称枣多层锈菌,属于担子菌亚门。该病只有两个阶段,即夏孢子堆与冬孢子堆。菌丝体无色,夏孢子形状呈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椭圆形或球形,冬孢子则是长椭圆形或多角形。病菌主要通过风传播夏孢子,尤其在湿度高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侵染。
锈病的侵染循环较复杂,可能与气候、地势及植株密度等因素有关。在湿气较重的雨季,尤其是地势低洼、行间郁闭的枣园,病害容易加重。反观,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地区则发病较轻。此外,不同品种的枣树抗病性也有所差异,例如内黄的扁核酸和新郑的鸡心枣最易感染,而其他一些品种则相对抗病。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锈病的发生。应避免密植,合理修剪以增加通风透光,及时排水以防园内潮湿,增强树势。
在晚秋和冬季,定期清除落叶和病残体,并集中烧毁,以消除初始感染源。
对于已发病的枣园,建议在7月中旬喷洒波尔多液或其他高效杀菌剂,以控制病害发展。常用的药剂包括30%绿得保胶悬剂、20%萎锈灵乳油、1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等,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维护枣树的健康,确保其稳产高产。
上一篇:冬枣缩果病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下一篇:枣树接穗存储方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