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龟蜡介(Ceroplastes japonicus Gr)是蜡介科的一种昆虫,广泛分布于栾树上。它也被称为日本蜡介或枣包甲蜡介,常见俗称为枣虱子。此虫在栾树上大面积发生时,会导致全树的枝叶上布满虫体,尤其是雌虫在树枝上的聚集,远看如同下雪一般。若虫在叶片上吸食汁液并排泄物,严重破坏了树木的生长状况,对绿化景观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枣龟蜡介的发生规律。从秋冬季节开始,受精雌成虫在一、二年生的小枝上越冬。雌虫下的卵每只可高达1500-2000粒。越冬期间,雌虫于3、4月开始取食,并在4月中下旬间迅速增大。至5月中下旬时,开始产卵,卵期持续25-30天。若虫在6月下旬孵化出来,初孵化的若虫会藏在母虫的介壳下,数日后再分散到叶片上进行危害。
卵孵化期间的天气情况对虫害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当遇到多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及气温正常时,卵的孵化率和幼虫的存活率会大幅提升,甚至可达到100%。然而,如果在此期间干旱、气温高,极有可能导致大量卵和初孵若虫因缺水而干死,从而减轻当年的虫害。此外,越冬期雨雪较多时,雌虫的自然死亡率也会增加。
为了有效防治枣龟蜡介,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可以通过刮除越冬雌成虫,加上进行修剪,剪除虫枝的方式来进行人工防治。
在寒冬时节,如遇雨雪天气并且树枝上形成较厚的冰凌,可及时敲打树枝,将冰凌震落,从而带走部分越冬虫。
在若虫大发生期,可以喷洒40%氧化乐果和40%水胺硫磷的混合液,稀释至1000-1500倍,每隔7-10天喷2-3次。此外,呋喃丹的灌根措施也十分有效,使用25%的可湿性粉剂,以200-300倍的比例在5月份灌根2次,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防治方法,我们能够有效减轻枣龟蜡介的危害,保障绿化景观的正常发展。对于树木的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农户应引起足够重视。
上一篇:提升枣树坐果率的六项措施
下一篇:现代化设施下的李子栽培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