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的品种繁多,现已知的改良对象有700多个。在枣树的休眠期或萌芽展叶期,识别品种的确是一项挑战。因此,选定需要改良的品种在前一年的枣果接近成熟期进行是至关重要的。采取参观评比的方式,能有效避免在嫁接过程中出现盲目嫁接的情况,从而确保品种的优质性。如果全园需要进行嫁接,可以省略品种识别的步骤。
在进行嫁接之前,首先要明确所需嫁接的品种及其母株。按照有效的方法,从表现优秀的母株上采集接穗。理想的接穗应为一年生的枣树,芽眼饱满且无枣疯病或检疫对象,粗度为0.4-0.8厘米。芽上留1厘米,芽下留4-5厘米。在采集接穗后,要进行封蜡处理,这一步骤尤其重要,使用工业用石蜡为封蜡材料。封蜡时,石蜡的温度宜控制在70℃~80℃之间,过高的温度可能会损伤接穗的芽、韧皮部及形成层,也会影响贮藏效果。如果封蜡后的接穗不立即使用,要将其存放在冷库中进行保湿贮藏。
对于劣质品种的改良,最推荐的嫁接方法有劈接和插皮接。其中,插皮接在枣树离皮后进行的成活率比劈接更高。进行劈接时,需特别注意以下三点:削面要平整、形成层对齐以及包扎要紧密。插皮接又称为皮下接,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熟练的嫁接人员可以将成活率提高至99%。不过,插皮接必须在枣树离皮后进行。
嫁接后,接穗与砧木的愈合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砧木的休眠芽会被刺激而迅速萌发,从而造成接穗与砧木之间的养分竞争。因此,建议定期抹芽,确保养分集中供应给接穗,以促进其愈合。一般来说,每3到5天抹一次芽。为了提高成活率,嫁接前的肥水管理至关重要,能有效激活砧木的生命力,增强形成层分生组织的愈合能力。
上一篇:适合丘陵地区植树的树种──南酸枣
下一篇:提升夏季修剪技巧,助力鲜枣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