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豹蠹蛾,属于鳞翅目豹蠹蛾科,也被称为截干虫。成虫的体长在18至22毫米之间,头部为白色,胸腹呈灰白色,触角为丝状。其特征是胸背部有六个蓝色斑点,纵排呈两行,前翅上散布着不规则的青蓝色点斑,后翅则在亚中褶之前布满黑蓝色的横条斑。除此之外,枣豹蠹蛾的腹部有三条黑色纵斑,并且两侧各有一个圆斑。
枣豹蠹蛾的卵呈椭圆球形,初产时为淡黄色,并且表面密布网状刻纹。幼虫的体长在30至40毫米之间,头部为黄褐色,躯体为紫红色,前胸背板是黑色的,且有两个黑斑。在后缘则有四排黑色刺突。幼虫的臀板为黑色而且有光泽。
这种蛾虫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北地区。除了对枣树造成危害之外,还会影响到杏、梨、核桃和刺槐等植物。幼虫会钻入枣树的吊质部,在木质部内移动,导致枣树枯萎。尤其是对幼树的危害,能够阻止小老树开花结果,从而显著影响枣树的产量。
枣豹蠹蛾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在受害枝的虫道内越冬。随着树液流动,幼虫在髓道内开始啃食木质部,排气和排粪。老熟幼虫在七月初进入化蛹高峰,此时它们会使用虫粪封住虫道,两头吐丝,化蛹在虫道内进行。成虫白天静止,夜间会飞翔交尾,并在幼树和新生枣头木条上产卵。
为了有效防治枣豹蠹蛾,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在每年五月上旬进行枯枝普查,发现有枯枝或枣头有萌芽的,可从枯枝以下20至30厘米处剪除,并剖开检查是否有幼虫。
(2) 在成虫羽化的高峰期,利用其趋光性进行灯光或火堆捕虫。
(3) 寻找蛀孔位置,根据虫孔注入50%甲基一六零五的100倍液,以杀死木质枝干中的幼虫。
上一篇:冬季手术有效防治枣树疯病
下一篇:台湾大青枣概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