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农业中,掌握科学的肥水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优化肥水管理、增施肥料及合理灌溉来提升枣树的成活率和果实产量。
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可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速效肥料。通常在枣树采收后的10月中下旬或春季开土后施用。施肥方式根据树龄不同而异,幼龄枣树以条状沟施或穴施为主,这些施肥沟或穴应位于树冠投影的外围,宽度和深度保持在40-50厘米。建议将农家肥与少量化肥混合填入,同时随着树冠的扩大,施肥位也应逐年向外扩展。对于5到8年生的枣树,每株可以施用25-50千克的有机肥,以及100-200克的尿素、磷酸二铵和钾肥。
追肥主要分为地下追肥和地上叶面喷肥。地下追肥通常一年可进行2到3次,主要在花前、花后和果实膨大期进行。在施肥时,以速效肥为主,也可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或沼液。建议每株施入100到150克的肥料,施肥时可开深10-15厘米的浅沟,亦可在树冠下挖7-10个坑,覆土后浇水。叶面喷肥的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可以在花期到幼果期每隔7-10天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盛花期时喷施0.1%的硼砂溶液,喷肥时选择无大风、雨水的时段进行。
在枣树发芽前、花期和幼果期进行及时的灌溉,以确保土壤湿度充足。发芽前的灌水主要是催芽水,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这有助于根系的生长。花期时,枣树需要大量的水分,建议采取小水勤浇的方法,特别是在5月的初花期应灌水1次。空气干燥时,可以向枣树喷水,在花期内需喷水4-6次,通常选择傍晚或上午10时之前进行,以利于花粉萌发和授精,提高坐果率。
在幼果期,需保持土壤湿度,以防止因缺水导致幼果萎缩和脱落。建议在花期至果膨大期,15到20天浇一次水,以确保水分供应充足。
在枣树发芽后,对新枣头进行抹芽,去除不必要的芽,每年进行4到5次,以节省树体养分。
对于直立且无空间的枣头新梢,建议在其长至20-30厘米时进行摘心,而有生长空间的则在50-60厘米时摘心,以控制生长,减少养分消耗。
对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进行疏除,保持树体生长的合理空间。
环剥可显著提高枣树的产量,最佳的环剥时机是在树木开花量达到花蕾的30%时进行。应选择主干平滑处进行环剥,刮去一圈老皮,再将韧皮部全部去除以促进生长。
在花期和幼果期施用叶面肥和微量元素肥,可以显著提高枣树的坐果率。定期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1%的硼砂溶液,效果更佳,持续喷施不仅能确保坐果率,还能促进果实的生长。
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枣树的生长、开花和坐果效果,最终实现丰收的目标。
上一篇:劣质枣树高接冬枣的技术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