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又称公枣树,是一种对枣树造成巨大危害的病害。若不及时防治,它不仅会导致枣树大量死亡,甚至可能毁灭整个果园。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枣疯病的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让果农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病害。
枣疯病的初始症状通常出现在开花后期。此时,花器会出现退化现象,部分芽无法正常萌发。新长出的叶片呈现狭小状态,枝叶丛生,且嫩叶会表现出明显的叶脉、黄化和卷曲,形似匙状。
在病树花后,叶片会显现明显的病变。最初,叶肉开始变黄,随后整个叶片逐渐黄化并出现边缘上卷的现象,后期的叶片变得硬且脆,表面无光泽。
病株的一年生发育枝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大多无法萌发生成有效的发育枝,病花即使能够结果,其果实也不具备经济价值。此外,受病害影响的根部皮层最终会变褐并腐烂,导致病树果实无收,可能最终导致整株树木枯死。
枣疯病通过嫁接和分根的方式进行传播。经过嫁接传播后,病害的潜育期可以在25天至超过一年之间变动。金丝小枣是最易感染的品种。在土壤干燥和管理粗放的果园中,枣疯病的发生情况更为严重。
为了有效防治枣疯病,果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及时清除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其次,选用抗病的酸枣品种作为砧木;再者,可以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的方式繁殖,以培育出无病苗木;最后,要加强果园的管理,增施碱性肥料和农家肥,从而提升枣树的抵抗力。
在早期发病阶段,果农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首先,使用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待到春季枣树萌芽期或十月时,向每株病树滴注浓度为0.1%的四环素药液500毫升。其次,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的两侧各钻一个孔,深达髓心,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有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根据树干的直径,具体用药量将有所不同。此外,发病初期还应按照每667平方米的枣园喷施0.2%的氯化铁溶液2至3次,每次间隔5至7天,能够有效预防枣疯病的发生。
掌握枣疯病的防治措施,将有助于果农提高枣树的生存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保障果园的健康发展。
下一篇:银柳与沙枣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