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一种多花树种,花的分化量极大。然而,在树体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落花落果的现象十分严重。通常情况下,果实采收率仅占花蕾数量的1-2%。导致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
从枣树的物候期来看,蕾期正值枣吊与枣头的迅速生长期,这两个生长期的重叠使得营养竞争异常激烈。在初花期,虽然枣头仍处于旺盛生长阶段,但此时枣吊的生长渐渐减缓。由于同一时期内,枣树的多个器官都在积极生长,竞争营养的现象愈加明显。
枣树从萌芽到坐果期间,主要依赖于树体贮藏的营养。这些营养一般是上年度制造并储存于枝、干和根部的。因此,营养不良可以视为导致花蕾分化不良以及花败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内部因素,外部环境条件也严重影响枣树的落花落果现象。在北方的枣产区,花期多集中在6月上旬。此时,往往正值干旱季节,降雨量较少,空气湿度也很低,这会显著降低枣花花粉的发芽率,导致受精不良和坐果率降低。
此外,干热风的季节性流行也会导致枣花失水,出现“焦花”现象,从而进一步降低坐果率。而在花期若遇到连绵阴雨,长时间雨水会导致花粉粒吸水膨胀,进而降低花粉的生命力,影响授粉效率。相对来说,小雨过后晴天的天气可迎来逐步改善,显著提高坐果率。
在接近采收期时,枣树常因各种原因出现落果现象,这会给生产带来经济损失。而在后期如果降雨量过大,枣果容易出现裂果,裂果后又容易引发烂果的情况,进一步造成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想要获得较高的果品产量和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枣树的花果管理,提高坐果率。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采前落果和后期裂果现象的发生,才能确保枣树的高效种植和经济收益。
上一篇:提高枣树坐果率的六种防治措施
下一篇:东引一号:优质青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