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区,栽植的鲜食枣主要以早中熟的品种为主。有名的品种包括郎家园枣、鸡蛋枣、尜尜枣、马牙白枣、洪村白枣及长辛店白枣等。这些枣的成熟期通常在阴历八月十五,约为阳历九月中旬的中秋节左右,老北京人习惯称之为“八月十五打大枣”。
郎家园枣是北京地区的原产名优品种之一,特别适合鲜食。该枣形状均匀,外观美观,果汁甜美,果肉酥脆,果核较小,完熟时呈全红状态。历史上,郎家园枣曾是清朝皇宫的贡品,其经济价值和适应性强,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发展前景。
干食枣在北京城区的栽植相对较少,大多分布在郊区或近郊山地,如密云小枣、香山小白枣、小红枣以及缨络枣等。其中,密云小枣的干制品享誉中外,干制率可高达60%,其果肉厚实且富有弹性。剥开干枣的果肉后,能够拉出长长的金黄色糖丝,因此也被称为“密云金丝小枣”。不过,由于对枣疯病抵抗力较低,密云小枣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被覆没,现存的仅剩零星栽植。
缨络枣作为北京的代表性地方品种,树势强大,丰产性良好,适应性也很强,尤其耐贫瘠的土壤条件。
由于北京历史悠久,许多居民喜爱栽植具有观赏效果的枣树。在故宫和国子监街等地,栽植有多种葫芦型的葫芦枣,以及形状独特的龙爪枣。在居民庭院中也能见到少量的栽植。葫芦枣因其果形独特而受到欢迎,适合用于庭院的绿化和美化,而龙爪枣则凭借其树形和果形的奇特性具备重要的观赏价值。
北京周边的大小山坡和山前冲积带,生长着丰富的野生酸枣树。此外,在城市和郊区还散布着一些可供鲜食的酸枣品种,如老虎眼酸枣、苹果酸枣和马牙形酸枣等。2001年,进行的北京枣资源调查中还发现了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酸枣类型。
在北京郊区,如平谷、顺义以及昌平等地,新引进和推广了多个枣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大量引进了梨枣,随着时间推移,九十年代中期又开始栽植冬枣。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虽然梨枣在北京的产量高,但其质量相比原产地有所下降;冬枣在某些地区的种植时间较晚,产量也较低,无法完美地成熟。
上一篇:枣树根蘖苗入圃育苗探讨
下一篇:酸枣砧嫁接技术在冬枣育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