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瘿螨,又称为毛蜘蛛,是侵害荔枝树的重要病虫害,其造成的损害被称为毛毡病。这种害虫会危害荔枝的叶片、幼梢、花穗及果实,严重影响荔枝的生长和品质。
当荔枝叶片受到瘿螨的侵害时,通常会出现凸起和扭曲的现象;幼梢则会表现出畸形和扭曲的特征;花穗受到损害后,花器会呈现锈褐色,可能全穗畸形而干缩;受害果实则一般较小且味道偏酸。荔枝瘿螨的成虫体型极小,一般肉眼难以识别,体长约0.2毫米,且其颜色从淡黄色至橙黄色不等,腹部末端具有长毛状伪足。
在广州地区,荔枝瘿螨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一年可以繁殖16代,且世代重叠。成螨通常选择在树冠内的晚秋梢或冬梢的毛毡内越冬。主要危害时期为荔枝新梢刚萌动到小复叶展开的阶段,这时需加强防治措施。
结合荔枝的采后修剪,可以有效减少瘿螨的虫源。通过清除受到瘿螨侵害的枝条及过密的荫枝、弱枝和病枝,可以改善荔枝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瘿螨的滋生。此外,控制冬梢的生长也是减少虫源的重要步骤。
在果园内套种霍香蓟能够保持果园的生态平衡。在放梢前与放梢期内不进行除草,可以促进天敌的栖息和繁衍,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实现对瘿螨的控制。
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在抽梢前或幼叶展开之前,可选用25%倍乐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0%阿波罗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喷洒,以有效遏制瘿螨的蔓延。
通过上述农业、生态和药剂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荔枝瘿螨的危害,保障荔枝的健康生长与丰产。了解荔枝瘿螨的特性及其防治方法对于果农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
上一篇:巧栽酸枣树,成功率高
下一篇:雨后晴天荔枝果实易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