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树种植过程中,害虫的侵害会对枣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显著影响。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害虫种类及其防治方法,以帮助果农更好地管理枣树,提高栽培效益。
枣瘿螨,又称叶壁虱或灰叶病,成虫体长约0.15毫米,最初呈白色,后变为淡褐色,透明度较高。它们一年可发生3-5代,主要在4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中旬出现高峰,尤以6月为害声势最为严重。此虫主要影响叶片和果实,导致叶片变灰白、叶肉增厚且变硬变脆,最终叶片卷曲。
为有效防治枣瘿螨,果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发芽前喷波美50石硫合剂。 (2) 枣树展叶后喷波美0.3-0.5o石硫合剂。 (3) 在6-7月份的危害盛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速螨酮3000倍液。
桃小食心虫,也称之为枣蛆,成虫体长6-8毫米,虫体颜色为灰白至黄白色。此害虫一年发生1-2代,其老熟幼虫会在树干附近的土壤中越冬。幼虫一般在6月中旬出土,之后化蛹并在10天后羽化以产卵,孵化的幼虫会在约7月上旬蛀入果实。
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策略包括: (1) 在5月份之前,在树干周围堆土30厘米厚或使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阻止幼虫出土。 (2) 越冬幼虫出土期间,在树冠下的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剂800倍液,以毒杀幼虫。 (3) 在蛾类高峰期的羽化盛期后5天,树上喷洒菊脂类农药2000-3000倍液。
桃天蛾的成虫体长约30毫米,颜色为深褐色,而老熟幼虫体长可达80毫米,呈黄绿色。每年清明节左右成虫羽化,白天静伏,傍晚活动,常有趋光性。卵一般产于树枝的阴暗处或树干裂缝内。第一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开始对叶片造成危害,食量庞大,而第二代幼虫则在7-8月开始活跃。
为控制桃天蛾的生长,建议果农采取及时监测与喷洒农药的策略,以保护枣树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了解并有效应对枣树中的各种害虫,不仅能提高果农的生产效率,还能保持果园的生态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为枣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枣树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