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02年荔枝迎来了丰收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低迷。果树营养消耗过大,导致价格震荡,农民无法承受。因此,提升荔枝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成为了当务之急。尤其是在病虫害管理上,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保护荔枝的高产量。
荔枝是广东省的重要农业产业,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因此,为了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荔枝收成,加强栽培管理至关重要。有效的管理不仅能提高荔枝的产量,还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根据多年的研究,荔枝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通过农业栽培管理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天敌,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以下是具体措施:
在早春花穗抽出和开花期间,重点防治荔枝蝽象和瘿螨。可以使用荔虫清与三氯杀螨醇混合喷药,杀死蝽象,降低产卵。此外,若开花前遇到频繁阴雨时,应添加农抗九六一液体,以防止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在果期,需要特别关注蛀蒂虫和霜疫霉病的防治,建议在收获前20天内进行喷药。如果天气多雨,建议在收获前的15天和20天分别喷药,使用高效灭百可和农抗九六一混合液体。
采果后,需要保护秋梢,因为它们关系到来年的结果。应定期检查秋梢,识别害虫,并进行喷药防治。对于生长较弱的树种,更要注意避免炭疽病的发生。
在采收后,及时清除病虫枝叶和落叶,以及带出田间进行烧毁,可以有效减少病虫源。此外,合理施用有机肥也会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冬梢是害虫的越冬场所,因此冬期管理尤为关键。我们可以使用氧氯化铜悬浮剂等药剂喷洒荔枝树,从而消灭病菌的滋生,减少次年的病发风险。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荔枝的生长与病虫害的管理可以得到有效协调。只有重视荔枝的生态管理,才能在保障丰产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上一篇:提高荔枝授粉率的策略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