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树的矮化栽培问题对其生长和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矮密栽培的效果,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荔枝树的生长和结果。
对结果母枝进行回缩修剪已被证明在控制树体大小和促进成花结果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对于不同的种植密度,采取不同的修剪策略尤为关键。
在亩植55株(3m×4m)的荔枝园中,定植后第七年进行中度回缩修剪,旨在控制树高不超过2.5米,冠幅不超过3.0米。通过这样的修剪方式,荔枝树能够保持适宜的生长空间,保障了后续结果的稳定性。
对于亩植83株(2m×4m)的荔枝园,定植后第四年开始明显枝梢交叠,并在第五年采果后实施轻度回缩修剪。第六年则进行中度回缩修剪,控制植株高度和冠幅均不超过2.5米。
在进行回缩修剪后,加强肥水管理是提高荔枝树生长和结果的重要措施。在此管理下,95%以上的植株能够在10月上旬前萌发生长出两次健壮的秋梢,第二次秋梢更能成为理想的结果母枝,从而翌年的成花率可达86%至100%。
经过回缩修剪后,亩植55株的试区在第八年的平均株产为16.135公斤,比未进行修剪的第七年株产增加了431%。而亩植83株的试区在中度回缩修剪后的第八年,平均株产为5.924公斤,较轻度回缩修剪后的第七年株产增加了50%。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回缩修剪方法与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荔枝树的矮密栽培效果,提高产量。在荔枝栽培中,重视修剪的实施和后续管理,最终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