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一种喜阳光的树种,光照强度对其光合作用、发枝力以及产量都有显著影响。若让枣树自然生长,树冠会因枝条密集、排列不均而形成偏冠,进而影响光照和光合效率,减少产量。因此,合理的树形结构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是确保高产的关键。
一个理想的枣树结构应具备健壮的骨架、合理的主枝分布、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性。北方的枣树多见于枣粮间作,建议将树干高度控制在1.4至1.6米之间,树高一般为5米,冠径达到4至5米,分为2至3层。树冠主要由骨干枝和结果枝构成,通常包括7至9个主枝,每个主枝上应生长1至3个侧枝,这是枣树的基础骨架。每隔50至70厘米应设置一个枣头,以保证空间和光照。
为了实现高产,枣树的生长结构应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首先,树枝的角度应保持在40至60度之间且主枝粗壮。每个主枝需要适量且健壮的侧枝,以保证良好的生长。
其次,树冠内部应层次分明,通风透光的效果好。每层枝条的叶幕厚度不应超过1.2米,以增加受光面积,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最后,要根据不同品种调整树冠大小和结果母枝留量。综合调查数据显示,树高与冠径最佳比例为5.5至6.0米,全树应有1400至1800条结果基枝和6000至8000个结果母枝。
目前,枣树主要有四种树形,分别是主干疏层形、自然开心形、多主枝自然圆头形和无层形。
这种树形包括7至8个主枝,分为3层,层间距离合理,能充分利用空间。定植后2至3年可不进行剪截,以促进健壮生长。
这种树形并不保留中心领导枝,主枝呈40至50度开张,能够均匀分布结果枝,便于管理和丰产,适合弱势品种和贫瘠土壤。
在这种树形下,主枝之间生长势相等,不分层,适合施行小量修剪。进入盛果期后需适当调整以提高通风透光效果。
此种树形高大,主枝粗壮,虽然产量较高,但成形速度较慢,不适合干性弱的品种。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科学的修剪,可以促进枣树健康生长,达到理想的产量。无论选择何种树形,核心在于保证每个主、侧枝的生长质量,以实现枣树的优质丰产。
上一篇:枣树红蜘蛛的有效防治技巧
下一篇:冬季枣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