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城市,荔枝的主要栽培品种包括“黑叶”和“兰竹”,次要品种有“陈紫”、“早红”等。近年来,还引进了一些广东的优良品种如“妃子笑”和“桂味”。其中,“黑叶”和“兰竹”表现出的丰产和稳定性,使得这两个品种在本地区非常受欢迎,其果实较大,品质上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外引品种的表现则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荔枝对土壤的适应性非常强,适合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生长。最理想的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且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山坳或谷地。同时,山地坡度不应超过30度。
对于面积较大的荔枝园,需进行合理规划,综合考虑种植小区、道路布局、排洪系统以及相关建筑物的设置。同时,果园的水土保持工作应受到重视,可以修筑等高水平的梯田。对于坡度较小(4度以下)的土地,也可采用等高种植的方法。此外,合理配置各种荔枝品种,根据各品种特性,如选择耐湿耐涝的“黑叶”用于低湿地区,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授粉树,以提高成果率。
选择经过嫁接的一年生苗或高压苗,确保根系发达,定植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春季,温度适宜,雨水丰沛,能提高成活率。种植密度方面,山地果园每亩以20-25株为宜。此外,定植时应挖深宽各0.8×1.0米的种植穴,填入各种有机材料以改善土壤,确保定植后的充分浇水,并立支柱以防风。
在幼树定植后,需及时施加薄肥,根据“一梢二肥”的原则进行施肥,即在芽萌动时施加一次,第二次在新梢叶变绿时施肥。幼树施肥应注意挖浅沟施下并覆盖土壤。遇到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并定期除草。整形时,在主干离地30-50公分处剪顶,保留4-5枝强壮的新梢作主枝。
结果树的施肥应重点关注,因荔枝叶片氮磷钾的比例适合开花结果。一般一年施肥2-3次,其中包括采果肥、促花肥和壮果肥。土壤管理方面需要进行中耕除草,并可适当使用除草剂。修剪的目的是让枝条分布均匀,改善树冠透风透光。此外,还需控制冬梢的生长,以防影响来年的花果。
荔枝园面临的主要害虫有尺蠖、卷叶蛾等,需进行适当的人工捕杀或药剂防治。果实期的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应注重防治霜疫霉病、果蛀虫等。在幼果期开始,每15-20天定期喷洒农药,以确保果实的健康成长,采收前10天停止喷药,以保证果实的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施肥,结合病虫害的防治,荔枝种植可以实现丰产与高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建园式枣棉套种的关键技术要点
下一篇:荔枝遭遇新害虫红头囊螟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