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在采果后的管理对于提升品质和丰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荔枝的采果后修剪、施肥、灌水及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帮助果农实现高效种植。
为了使荔枝丰产,秋梢的培养至关重要。采果后应实行合理修剪,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疏剪和短截修剪。首先,对粗度小于0.4厘米的弱枝,以及交叉和病虫枝进行疏剪。其次,对于粗壮的枝条进行适度的短截修剪,上部枝条可重剪,下部枝条则轻剪,这样可以确保新梢有充足的光照,提高后续生长。
采果后的施肥对荔枝的丰产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在采果后7-10天施肥,每棵独立果树施入尿素1公斤、过磷酸钙0.4公斤和硫酸钾0.5公斤。此外,当秋梢转绿时,应停止施肥,以免影响冬梢抽出。除了土壤施肥外,根外追肥也是必要的,每次新梢转绿时,可使用复合型核苷酸进行补充追肥。
荔枝培育适时健壮的秋梢需要合理的水分管理。在出现秋旱的年份,若连续8-10天无降雨,应及时进行灌水。每次灌水应达到40-50毫米的降雨量,确保土壤湿润,以促进新梢生长。
适时的秋梢对荔枝丰产至关重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早熟品种如妃子笑需在八月中旬抽梢,而中熟品种如大丁香则在九月上旬。若发现早抽的新梢,需及时抹掉,以确保新梢适时萌发。
秋梢期常见的害虫包括金龟子、尺蠖和卷叶蛾。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首次喷药宜在秋梢抽出露白时进行,随后每隔10天喷一次。可使用盛丰杀虫剂或功夫等药剂进行喷施。
丰收的荔枝需要在采果后培养适时健壮的秋梢。健壮的秋梢通常需要在果摘后通过多次抽梢实现,不同品种的适时抽梢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管理。
冬梢的出现会影响荔枝的花芽分化。控冬梢的主要方法包括螺旋环割和断根。环割应在树干粗度8-10厘米处进行,深度适中,避免伤及木质部;而断根则应在末次秋梢老熟后进行,彻底切断土壤中的吸水根系,以达到抑制冬梢的目的。
在冬梢管理过程中,可通过喷施核苷酸来促进花芽分化。从而加速老熟,使荔枝产量提升。用法是将核苷酸与水按比例稀释,喷洒于叶片和老熟枝条上,每隔20-30天喷施2-3次。
荔枝的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在冬季清园和消毒中尤为重要。采摘后,应及时清理病枝病叶,并使用石灰和氧氯化铜进行土壤消毒,以降低虫病发生概率。
花期施肥的时间应选择在花蕾期,以增强花的发育。施肥应避免在12月和1月进行,以免促使冬梢生长。花蕾期施肥有助于提高花的质量及后续的挂果率。
在荔枝谢花后约20天,果树面临第二次生理落果期。此时可通过根外补充肥料及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减少落果现象,增强果品的成活率。
荔枝裂果问题主要发生在果皮发育期间。采取适度降温及适时喷施防裂药剂,可有效减少裂果现象,提高果实的完整性。
荔枝蒂蛀虫的危害直接影响荔枝的产量。应根据虫害发生的时间,合理的结合使用杀虫剂,确保在虫卵孵化、成虫羽化阶段及时喷治,从而有效控制虫害。
通过上述系列的精细管理措施,果农能够有效提升荔枝的产量和品质,达到丰产的目的。希望每位荔枝种植户都能科学管理,提高收成。
上一篇:新优品种介绍:大吕贡枣
下一篇:酸枣保健茶的制作工艺与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