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及永德示范县项目的观察数据,简要总结了永德荔枝的基本物候规律及针对不同物候期的管理措施。关键词:荔枝、物候、管理。
荔枝生产是永德热区的主要优势产业,当地出产的“大绿宝”、“妃子笑”、“桂味”等荔枝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永德的荔枝种植面积达到0.62万亩,年产量约为0.18万吨,总产值可达720万元。然而,由于荔枝品种布局混乱以及种植管理不够精细,导致荔枝的产量和效益都有待提升。例如,大多数成年荔枝园的平均亩产仅为290.3千克,单株产量不足9千克。因此,把握荔枝的四季物候,并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将显著提高永德荔枝的产量和效益。自2009年以来,永德县被认定为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本文将总结出永德荔枝四季物候及管理技术供参考。
物候是指植物在四季气候变化中展现的形态变化过程。在荔枝生产管理中,尽管不同品种的物候期会有所差异,但整体的物候规律相对稳定。同时,在同一物候期内,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导致物候异常。例如,暖冬或降雨不正常的年份可能会造成大量冬季新芽抽发,从而对幼穗的分化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产量锐减。理解当地荔枝相对稳定的物候规律,并通过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物候异常,最终达到稳定高产的目标。
由于“大红袍”品种的成熟期早、耐粗放性能和稳产性良好,成为众多荔枝种植户的首选。因此,本研究将“大红袍”作为永德荔枝的代表品种进行重点观察。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整理,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永德荔枝的基本物候规律,明确不同物候期的荔枝生理活动及其管理目标。
秋稍抽发期是荔枝一年中营养生长最旺盛的阶段。秋梢的整齐和健壮程度直接关系到来年荔枝的结果。因此,秋稍抽发期的管理目标主要是适时促发秋稍,并培养健壮的结果枝。一般来说,每年八月上旬(立秋)至十一月上旬(立冬)前的90多天时间是大多数荔枝品种的秋稍抽发期。在荔枝采果后的营养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树势恢复较快,能够完成两次秋稍抽发。对管理而言,关键在于确保末次秋稍的成熟期控制在十一月上旬的立冬之前。为确保荔枝秋稍如期抽发成熟并培养健壮结果枝,以下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根据荔枝的需肥规律,对于半径约1.5米的果园,我们建议以每株40千克的产量作为施肥指标。依据这一指标,制定荔枝全年及不同物候期的最低施肥参数。施肥时应在采果后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深施,施肥量要依据具体肥料的N、P、K含量进行换算。
通过剪除病弱枝、下垂枝和过密枝,改善园间树体和枝条的通风透光条件,保障枝稍的生长空间,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
在秋稍大量抽发的阶段,要适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重点防治白粉病和瘿螨等。推荐药剂包括15%三唑酮和75%百菌清,按使用说明进行适当配兑,均匀喷雾防治1-2次。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永德荔枝的总体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下一篇:妃子笑种植技巧与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