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在生长过程中,落花落果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果实的产量与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剥技术(又称为枷树或开甲)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成熟和提升品质。实施这项技术时,需注意以下七个关键要点。
对于落花较重的品种,环剥的最佳时机是在盛花初期,通常花量在30%到50%时进行。而对于落果现象严重的品种,则应在盛花后落果高峰前进行环剥。选择天气晴朗的中午进行此操作效果最佳。
环剥通常在距离地面10-20厘米的主干上进行。随着树的生长,每年可以逐步向上移动3-5厘米进行新一轮环剥,直至达到第一主枝。对于壮旺的枝条,可以在其基部5-10厘米处进行环剥。
环剥宽度一般控制在0.3-0.7厘米之间。在环剥时,必须将剥皮部位的粗皮刮去,并注意上下刀的角度,确保剥口形成闭合的环形。切记不要留有残皮或产生毛茬,以确保效果。强旺树的环剥宽度要比弱小树宽,一般在剥后25-30天剥口即愈合。
环剥应通过快刀深达木质部,但应避免直接伤到木质部,确保只剥下韧皮层,留下形成层以利营养的积累。对于幼树,建议每年环剥1次,每次进行3圈,呈梅花三点的形状。盛果期的树木则每隔3天进行1次,直到达到理想的坐果效果。
环剥后需要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应涂抹杀虫剂以防虫害,并用纸或塑料薄膜包扎,以免受到日晒、风干或其他动物的损伤。
环剥一般适用于大树(即7年生以上或干径大于10厘米)、旺树和壮旺枝。对于小树和弱树,应尽量避免使用此技术。对4-7年生的幼旺树可进行1-2个枝干的轮流环剥,剥皮宽度应控制在0.2-0.3厘米,环割2-3圈,但不要剥到皮层。
在环剥后,如果坐果过多,可以适当进行疏果。同时,需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树木获得充足的营养,以防止果实在采摘前落果。若坐果量较大,还应进行吊枝,以防止折枝和劈枝现象。
通过以上七个要点的掌握与实践,果农们可以更有效地应用环剥技术,提升枣树的坐果率及果实的整体品质。
上一篇:极早熟的月牙脆枣新品种解析
下一篇:荔枝六月份育苗管理的关键技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