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蛀果虫是对龙眼和荔枝影响最大的害虫之一。它们的幼虫会侵害嫩梢、花穗和果实,对果树的生长及果实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在幼果期,受害果实往往严重落果,而成熟期的果实则可能因果蒂内充满虫粪而影响销售。除了果实,嫩梢和花穗同样会受到虫害,导致嫩梢的先端枯萎,最终会影响到翌年的开花结果。
在福建南部,荔枝蛀果虫一般出现10代,并且有世代重叠的特性。幼虫在枝梢内越冬,通常在每年的3月底开始蛹化,随后在4月上旬至中旬开始严重危害枝梢、花穗及果实。6月至7月是它们蛀果的主要时期,而8月上旬至9月上旬则主要危害龙眼果实及嫩梢。到9月中旬至11月初,会开始蛀害荔枝和龙眼的新梢。
为了有效控制荔枝蛀果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修剪是防治荔枝蛀果虫的重要手段。冬梢是其重要的越冬场所,因此应优先培养秋梢,修剪掉冬梢,并剪除虫口较多的春梢。
在5至7月之间,果农应定期清扫落叶和落果,并将其集中烧毁,以消灭虫源,降低虫害发生几率。
一般而言,应在荔枝和龙眼落花至幼果期、果实成熟前15至20天,以及秋梢萌动展叶期各喷药一次,喷药应针对幼虫初孵至盛期。此外,还可利用药剂防治其他害虫,如荔枝蝽、荔枝尖细蛾等。可选择的药剂包括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4.5%绿丹乳油1000倍液、2.5%功夫2500倍液等。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这些药剂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荔枝蛀果虫带来的经济损失,保护果树的健康生长。
上一篇:枣的等级分类标准解析
下一篇:无公害枣树栽培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