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亦称丛枝病、扫帚病或火龙病,是一种对枣树造成严重威胁的病害,常被果农称为“疯枣树”或“公枣树”。该病害可在枣树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有发生,主要导致枣树生长异常,影响其产量及品质。
在枣树的地上部分,枣疯病主要表现为花器的退化以及芽的萌发和生长不正常,最终导致枝叶无序生长。典型症状包括嫩叶变黄、卷曲,枝条末端延长,以及偶见耳形叶。病树的花柄会显著延长,且花瓣和雌蕊可能变成小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花盘退化,花果产量大幅下降。
对于地下部分,病症表现为根部的丛生现象,不定芽大量萌发形成短疯枝,导致树根逐渐腐烂,最终造成整株枣树的死亡。病害影响树木的生理,以致果实变小、变瘦,甚至无法食用。
枣疯病的病原是类菌质体,病毒可通过多种嫁接方式传播。自然界的叶蝉是主要的病害传播媒介,一旦感染,可以长期携带病毒,影响多棵树木的健康。此外,潜育期也会因接种时间、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
首先,必须加强产地的检疫工作,确保疯病苗不进入健康的枣区。选择健康且无病的母株进行接穗采集也是重要措施。
为减少病害的发生,果农应选择抗病的酸枣品种作为砧木,同时在繁殖过程中避免使用带病的接穗。
对于可能携带病原的接穗,应采用盐酸四环素液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安全。
在无病的枣区进行接穗、接芽或分根繁殖,并及时管理苗圃,以发病苗一经发现立即清除。同时,应增加有机肥和碱性肥,配合适度浇水,以提升土壤质量和枣树的抗病能力。
针对田间的传播介体昆虫,建议在生长季节使用适当药剂进行喷洒,以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如环剥主干和灌药灭病等特殊方法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环剥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而药物灌注则可以直接杀灭病体。
综上所述,枣疯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枣树生长与产量的病害。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检疫、选种、消毒以及农田管理,果农能够有效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从而保证优质的枣果产出。
上一篇:枣树秋季落叶后的养护方法
下一篇:荔枝罐头的酸度变化及其变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