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番荔枝的栽培历史悠久,过去主要采用实生繁殖,缺乏经过鉴定的无性繁殖商业品种。即便是在栽培较为普遍的台湾地区,仅有粗鳞及细鳞两个品种。近年来,良种的选育以及无性繁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下将介绍广东和台湾的主要优良品种。
樟林番荔枝因其主要产地位于广东澄海樟林而得名。除了澄海、潮安和饶平等地,东莞、中山、珠海和广州郊区也都有其栽培。这种植物为半落叶性小乔木,通常高达5至6米,具有多分枝、细软下垂的特征。其叶子互生,呈椭圆披针形。樟林番荔枝的花朵在每年4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陆续开放,以6月上中旬的开花结果为主。果实呈心脏形,单果重在100至350克之间,大者可达500克。其果皮瘤状突起明显,成熟时容易开裂,果肉呈浅奶黄色,甜蜜芳香,含可溶性固形物达到26.0%,糖分为16.8%,酸度仅为0.1%。每100克果肉中含有2毫克维生素C,且可食率高达67%,尤其以早结果,丰产和高商品价值著称。
虎门番荔枝主要产于广东东莞的虎门镇,该地区及周边地区也有其栽培。这一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与樟林番荔枝相似。虎门番荔枝的单果平均重208克,含可溶性固形物24.8%,糖分17.2%,酸度0.1%,而每100克果肉则含有4毫克维生素C,且可食率为55%。
粗鳞番荔枝主要在台湾东部地区广泛栽培。该树种的树体较大,叶片也相对宽大。果实相对较小,果实数量较少,果皮的瘤状突起较为粗大。单果平均重量为264克,其含可溶性固形物为21.0%。
细鳞番荔枝同样来源于台湾东部地区,树体相较于粗鳞种类略小,叶片茂密且较小,呈披针形。其果实形态略显扁平,单果平均重为210克,果实数量较多,果皮的瘤状突起较细且排列紧密,肉质较细腻,含可溶性固形物为23.0%,产量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番荔枝作为一种独特的水果,其品种多样性为其商业栽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无性繁殖技术的逐步推广,未来番荔枝的栽培前景将更加广阔。
上一篇:枣树干旱栽培创新技术
下一篇:高雄二号:台湾大果青枣的新兴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