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害虫,其成虫呈扁椭圆形,体长约2.5厘米,背部略微隆起,覆盖有密集的白色蜡粉,体边缘有针状的蜡质物,尾部则拥有一对长蜡质尾毛。若虫同样呈扁椭圆形,脚部发达,腿部颜色为褐色,而其卵则呈椭圆形,由白色蜡质絮状物包裹。
枣粉蚧每年可繁殖三代,越冬形式以若虫在树皮缝隙中生存。通常在4月初开始活动,5月上旬进入产卵期,卵期约持续9至10天。各代若虫的高发期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到了10月上旬则开始大量越冬。
枣粉蚧的成虫和若虫主要侵害树木的枝条和叶片。受到侵害的叶片会出现枯黄现象,枣果则会出现萎蔫的情况,从而导致树势减弱和产量下降。
为有效防治枣粉蚧,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通过刮去有害树皮来消灭藏匿在其中的越冬若虫,从而减少其对树木的影响。
在第一代若虫出现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推荐使用1至2度的石硫合剂、松酯合剂的25至30倍稀释液或25%喹硫磷乳油的1000至2000倍稀释液,这些药剂能够有效控制若虫的数量。
下一篇:荔枝胶的独特魅力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