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是一种没有根和叶的植物,其茎上有锯齿状的吸盘或吸根。这些吸根深入树皮中吸取养分,严重影响果苗的生长,甚至可能导致幼苗枯死。该植物在山区成龄的荔枝园中较为常见。菟丝子的花朵小而呈白色,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脱落,来年种子发芽后,一端形成胚根深入土中,另一端的胚顶则破土而出,生长出丝状幼茎。幼茎快速生长,缠绕在果苗上,吸取其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茎在土中逐渐湿腐或枯萎,与土壤分离,进一步加剧对果苗的危害。
发现菟丝子后,应立即将其与受害的果苗部分一起剪除。由于菟丝子的断茎可再生为新株,因此最好在菟丝子开花前进行剪除,确保剪下的茎彻底消除并集中焚烧。
在苗圃或果园中,需清除作为“桥梁寄主”的攀缘性附生植物,如杂草等。此外,应用敌草腈(0.5千克/亩)或2%-3%五氯代酚钠盐和二硝基酚铵盐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减少菟丝子的生长。
对受害严重的果园,每年应进行深翻作业,将菟丝子落在土面上的种子翻至三厘米以下的深层土中,使其难以再度出土危害果苗。
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也极为有效。可选择在雨后阴天喷洒“鲁保-号”(一种真菌制剂),每亩用量为1.5-2.5千克。在喷洒之前,打断菟丝子的蔓茎,能够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促使菟丝子发生炭疽病死亡。
喷施革甘腮、拉索、胺草磷及地乐胺等除草剂也能有效杀灭菟丝子。同时,可喷洒1.5%五氯酚钠和2%扑革净或二硝基铵盐。建议每隔2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洒三次,以确保彻底消除菟丝子。
通过上述多种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菟丝子对果苗的危害,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上一篇:加拿利海枣袋栽苗的移植方法探讨
下一篇:荔枝的肥料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