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修剪梨树时,首先需要遵循“三看”原则,以确保修剪效果最佳。具体来说,就是要观察梨树的品种、长势以及树形结构,从而对症下药,合理修剪。
在进行梨树的修剪时,需掌握一些基本的修剪原则。对于强树和强枝,分枝角度在40度到60度的,应该进行强剪;对于中庸树和强枝,分枝角度在60度到80度的,则进行中剪;而对于弱树和弱枝,分枝角度在70度到85度的,则进行轻剪。此外,还需要根据来年的花芽情况来控制留芽数量,适当调整营养芽与结果芽的比例。
三挺身开心形是一种理想的修剪形式,其特点是成形快、通风透光性好,且易于早结果。主干的高度应控制在60厘米,无需中心领导干。在主干上,应间隔约15厘米分布三个主枝,夹角约120度,每个主枝与主干之间的夹角应保持在70度到80度。随后,在这三个主枝上逐步培养4到6个侧枝,以确保结果枝的数量。
在修剪过程中,要对直立的营养枝进行重回缩,疏除重叠、交叉的枝条及病虫枝。同时,对骨干枝上的延长枝可以进行轻短截或长放处理。此外,针对果苔上的果梗,需要剪去,以利于营养芽的生长,从而培养出新的结果枝。
疏散分层形树形修剪的特点是结构层次分明,通风性好,能够促进早结果与丰产。第一层的分枝高度适宜在60厘米左右,分枝角度应保持在70度到85度之间,留3到5个主枝,长度在80到120厘米。主枝上可以留4到6个轮侧枝,长约60到80厘米,每个侧枝上应留3到5个长枝,并在每个长枝上保留8到10个短果枝。
第二层的构建要留2到3个主枝,并与第一层保持80到120厘米的间距。在主干上应留2到3个中小侧枝,以充实内部空间,增加内膛枝组。主干的高度应控制在200到250厘米之间。在修剪时,要剪除主干顶端的徒长枝,疏除过密及无用的徒长枝,并适度短截内膛和下部的弱枝。经过2到3年后,需要更新一批结果枝组,以确保持续的丰产。
通过以上修剪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梨树的生长,提升产量,是每位果农在冬季修剪过程中应当掌握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