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的坐果率偏低,而环剥是一项有效的提升坐果率的关键技术。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冬枣树的环剥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因树而异。
环剥的最佳时间依赖于树龄、树势、花的质量以及开花量等因素。对于树龄在三年以上、树势健壮且开花量大的树,建议在盛花期进行环剥。此时,需关注天气变化,确保在环剥后3天内无降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冬枣的坐果率,使单果重增加,坐果数量适中。
对于初次结果的冬枣树,应留有一定比例的营养枝,环剥部位应由主干改为分枝,营养枝的比例应控制在总枝量的20%左右。营养枝过少将无法满足根系的营养吸收,过多则会影响产量。因此,选择生长较弱且开张角度大的分枝进行环剥能够有效避免营养竞争。在花期,如果树势较弱,则需优先恢复树势,若恢复不佳,则不适合进行环剥,可以喷施920肥料;若恢复良好,则可以根据开花质量进行环剥。
冬枣树的甲口愈合速度较其他枣树慢,因此环剥宽度的设置需基于树势进行调整。第一次环剥的宽度应控制在环剥部位直径的1/10至1/8之间,最大宽度不应超过1厘米,并且愈合时间应控制在25天左右。第一次环剥后需进行日常观察,如果树势旺盛,甲口愈合迅速,则可以在愈合前进行二次环剥,二次环剥的宽度应保持在0.5厘米以内。
在环剥期间或环剥后三天内尽量避免降雨,以便于甲口干燥愈合。环剥后5-7天内,每4-6天要对甲口喷洒100倍稀释的兴许乐斯本,20天后若甲口愈合缓慢,可使用高浓度的920进行涂抹。对于不愈合的甲口,可用利刃切去一薄层上下组织,露出新的组织,再用50ppm赤霉素液和泥进行抹平,并用塑料布覆盖保持湿度。需定期检查甲口愈合情况,并及时清理塑料薄膜内的甲口虫,确保在九月底前解开塑料膜并清除虫害。
随着环剥的次数增加,老甲口虫的危害也逐年上升,甚至可能导致树木死亡。因此,每年在环剥前后必须及时检查老甲口的虫害情况,并结合新甲口喷药。此外,对于愈合不良的老甲口,每年5月初应进行高浓度920的涂抹,以促进其在开花前的愈合。
在环剥当年,要注意清除内膛没有空间的营养枝和延长枝上的竞争枝。对于延长枝,建议保留4-6个二次枝进行摘心,而其他二次枝可保留2-4节摘心,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促进坐果效果。在开甲后2-3天内喷洒10-15ppm的赤霉素,每隔5-7天重复喷施2-3次,可有效提升坐果率。
上一篇:枣粮间作的关键技术建议
下一篇:荔枝新型保鲜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