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的生产过程中,裂果问题十分严重。根据统计,一般年份裂果浆烂率可达15%左右,而在成熟期降雨量较多的年份,这一比例可能飙升至50%―80%。有些易裂果品种在一般年份的裂果率可达到50%―70%,而在严重年份甚至超过95%。这给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损失。
在枣果接近成熟时,其含糖量显著增加,导致渗透势降低,并增强了果实的吸水能力。果实在吸水后,内部膨压增大,容易引起开裂。影响枣裂果的主要因素包括:
为了减少枣裂果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不同枣品种的抗裂能力差异显著。极易出现裂果的品种包括:壶瓶枣、无头枣、北京尜尜枣、金丝小枣、婆枣、骏枣和梨枣等;易裂品种则有灵宝大枣、赞皇大枣、圆铃枣、灰枣和相枣等;中等裂果品种包括俊枣、晋枣和婆婆枣等;抗裂品种则有长红、柳林木枣、水枣、束鹿婆枣、连县木枣、湖南康头枣和小算盘等。虽然多数抗裂品种的综合品质较差,但应致力于培育兼具优良性状的抗裂新品种。
从幼果期开始,推荐每隔15天喷洒0.2%―0.3%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或使用“防裂王”产品,以提高果实的抗裂能力。
在果实白熟期之后,可以喷施20―40mg/kg的赤霉素和10mg/kg的NAA,以促进果实的正常发育。
在生长季节,如果出现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土壤湿度变化较小的环境有助于降低裂果率,因为长时间的干旱后骤降的降雨量往往会导致裂果问题更加严重。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枣裂果的发生,提高枣的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盐碱地适宜绿化树种推荐:杜梨
下一篇:无公害梨成年园的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