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瘿是由梨瘿蛾,亦称梨瘤蛾,所引起的一种虫瘿,尤其在管理不善的梨园中尤为常见。这种害虫通常在梨树一年生的枝条上出现,造成很大的危害。了解梨瘿的生活周期和防治方法,对于保护梨树的生长至关重要。
梨瘿蛾每年只发生一代,成虫在梨芽萌发时开始羽化,将虫卿钻出并交尾,随后雌虫一次性产卵约90粒。卵期大约为15至20天,这段时间内,梨园面临虫害的潜在威胁。
到了4月下旬,幼虫开始钻入新梢,造成为害。受害部位会在7月下旬后逐渐膨大,形成虫瘿。若同一枝条上有多头幼虫相继为害,虫瘿可能会呈现“糖葫芦状”的连串形态。严重受害的梨树会因新梢生长受限而影响开花和结果,导致产量下降。
根据农谚“梨树不结剪梨瘿,剪下梨瘿要烧净”,人工修剪是消灭梨瘿蛾的有效方法。剪枝应在每年的3月份之前进行,以避免梨瘿蛾羽化。从一年生的新梢上剪下已经成空瘿的虫瘿。剪下的虫瘿需妥善处理,可以放入粗沙网中,在梨园中放置,以便梨瘿蛾的天敌(寄生蜂)能自然飞出,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对于严重发生虫害的梨园,在新梢刚抽生的时期,应喷洒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一次,以有效杀灭初孵的幼虫。这种化学防治措施应与人工修剪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梨瘿对梨树的影响不可小觑,通过了解其生命周期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果农可以更好地管理梨园,确保果树健康成长并丰产。定期的监测与及时处理,是维护梨树健康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