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采摘枣之前,有几个关键的管理措施需要注意,以确保枣树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枣树逐渐进入成熟期,强风和暴雨可能导致果实掉落。因此,对于果实较多的枣树,需做好架杆固定工作,通过拉枝和撑枝等方式增强树体的稳定性,以防止果实的落地。
针对偏冠的枣树,如果缺少支枝或存在空间,可以将内部的枝条拉出,以填补空缺,从而调整树冠形状,扩大结果部位。
在采收之前,对于土壤水分较差的枣园,必要时要进行一次浇水,以维持土壤的墒情。
在采前,常见的病害包括轮纹病、软腐病、黑斑病和缩果病。应及时摘除病果、捡拾落地的沉果,并清理地面的病叶和落叶,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此外,喷施70%乙磷铝锰锌800倍液或净菌霉素1200倍液有助于防治病害。在果实逐渐成熟时,可以在树干分杈处绑草把诱集枣黏虫幼虫,待来年果实成熟前解除草把并集中处理,减少虫源。
为了保证枣的风味和市场价值,务必做到适时采收。在采摘时要轻摘轻放,减少对果实的伤害,以免引起霉烂。若打算贮藏保鲜,可以选择在果实白熟后期,有1/3左右发红时进行采摘。
完成采摘后,及时进行后续的管理措施,以促进枣树的健康生长。
枣树采摘后,需立即用0.3%至0.5%的尿素与0.4%至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洒,以补充采果后的营养,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树体营养积累,从而促进花芽分化。
从采果后到落叶之前,均可进行基肥施加,但在10月中旬进行更为合适。对于盛果期的大树,每株施用有机肥50至80千克,并掺入0.3至0.5千克尿素和1.0至1.5千克过磷酸钙,并结合土壤耕翻和刨树盘施肥。
在土壤封冻前,应进行园地耕翻。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将地面上的落叶、残果和杂草翻入土中,消灭在土里越冬的害虫如桃小食心虫、枣黏虫等。对于实施枣粮间作的枣林,应对株距间及树冠下的土壤进行深翻;未实施间作的则需全面耕翻,耕翻深度应控制在15至25厘米,以保持离树干越近的土壤越浅,远离树干则可适当加深耕翻。
在落叶后,喷施一次3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与200倍液的五氯酚钠,以有效消灭一些越冬的病菌和害虫,从而保护树木健康,为来年的生长奠定基础。
上一篇:荔枝瘿螨的有效防治措施
下一篇:黄金梨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