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蜘蛛和锈蜘蛛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对于柑橘类作物影响突出。它们繁殖迅速、危害范围广,已成为我国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传统的防治方式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这种方法导致了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更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克服化学农药的弊端,2004年至2006年间,作者在湖南多个柑橘生产区引入了“捕食螨”作为生物防治技术。这一方案的推广面积超过400亩,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
捕食螨(胡爪钝缓螨)源自福建省农科院,该品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驯化,已被广泛应用。这种捕食螨能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它以害螨、害螨的卵及其他小昆虫为食,且对植物无害。同时,捕食螨具有迅速繁殖的能力,只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受到了保证,便能持续控制害虫的发生。
在实验中选取的柑橘品种包括:冰糖橙、纽荷尔脐橙等,这些树龄一般在10至25年之间。在防治过程中,还配备了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旨在防治其它虫害。通过科学的释放方法和前期准备,确保捕食螨的有效性。
通过随机取样方法,对捕食螨试验区进行科学调查。在多个试验中,与化学防治对照组相比,生物防治在有效抑制红蜘蛛数量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例如,在麻阳的试验中,仅释放捕食螨20天后,害螨数量便显著下降。
在2004至2006年间,经过系统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防治在长期控制害螨方面表现优异。与频繁使用化学农药相比,使用捕食螨不仅降低了药害风险,且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频率,实现了生态农业的目标。
通过张艳璇博士的研究,“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害螨的繁殖和危害问题。研究表明,生物防治每年释放一次捕食螨,能够在60至300天内持续控制害螨的数量。为了实现柑橘的高产、优质和无农药残留,未来的防治措施应注重综合管理,结合生物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
通过有效利用本地的自然天敌,合理调整果园生态环境,并适时释放捕食螨,可以进一步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这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方式,必将在未来的农业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5月柑橘种植全面管理指南
下一篇:优化柑桔枳苗培养的有效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