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果实黑皮病是一种由锈壁虱引起的病害,表现为果实表面变黑。这种害虫在广东的柑桔产区普遍存在,几乎所有柑桔类植物都会受到影响。无论是幼龄树或是老龄树,都会感染此病害,由于果实受害最为严重,因此在果园管理中必须加强防治工作。
锈壁虱以成螨及卵在树冠的绿色枝条及叶片上越冬,越冬时树冠内部的虫数量明显多于树冠外部。该害虫采取孤雌生殖的方式,具备超快的繁殖能力,一只雌螨能够产下大约30个卵,卵在3至6天内孵化成幼螨,并经过三次脱皮后成长为成螨。在生长季节,锈壁虱通常首先在叶片上出现,然后扩散到果实上。干旱天气会加速其繁殖,而在5月至11月是锈壁虱发生的高峰期。
锈壁虱的生长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当气温低于15度时,其生长繁殖会停止。此外,气候干燥会导致虫害加重。每年4至5月,温度超过20度时,春季新叶便开始受到侵害,而在夏季高温干旱期间,损害程度最为严重。
由于锈壁虱繁殖速度极快且危害性大,面对这一主要害虫,果农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定期修剪树木,特别是去除过密及病虫卷叶的枝条,能够有效提高树冠的通风和阳光照射,从而减少虫源。同时,强化肥水管理也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在防治不及时的受害柑园,可在药液中加入0.5%的尿素,以帮助植株迅速恢复生长。
根据虫情监测的结果,及时施药非常必要。应采用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当果实损害情况达到防治标准时,要立即施药。此外,在喷药后需定期检查果园,若虫情再次上升,则应再度施药。在锈壁虱越冬前后进行喷药,可以有效消灭越冬的虫体。喷药时要确保覆盖树冠的每个部分,尤其是叶子的背面,以获取最佳效果。
可以在柑桔园间种植白花草,以保护和繁殖捕食性螨,这样能够有效抑制红、锈蜘蛛的数量。同时,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虫情。在采果后至春季新芽萌发之前的低温季节,锈壁虱的越冬虫口数量将直接影响到下一季的虫情,因此在冬季喷药将虫口数量压低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有效避免开花前因螨害导致的落叶和枯枝问题。
通过完善的管理和科学的防治方法,果农能够有效控制柑桔果实黑皮病的发生,确保柑桔产量与质量的稳定。
上一篇:柑桔整枝技术的关键要素分析
下一篇:新品种西瓜:金铎201的精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