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定编号:京审瓜2001004,本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1994年育成,亲本为9206-108和9206-016-2-4-6,2001年获得北京市审定。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早熟西瓜的特征、栽培技术及适宜种植地区,帮助种植者获取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该西瓜品种为早熟类型,果实自授粉后,春夏及夏秋栽培可在28天内成熟;而秋冬及冬春保护地栽培则需32-35天。春夏栽培的生育期大约为65天,冬春保护地栽培则约为100天。苗期时,叶柄基部略呈黄色,是判别真假杂种的重要标志。成熟植株的茎叶、叶脉及幼果均呈黄色,植株生长势强,通常可结多果。
平均单果重约4公斤,果形为短椭圆形,其果皮为黄色,果肉嫩黄,口感甘甜多汁,中心折光糖浓度约为11度,且具有清香味。该品种的果皮薄而韧,适合贮藏和运输,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且对重茬有一定耐受性,亩产量可达4000-4500公斤。
种植早熟西瓜时,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将有助于改善西瓜品质。
推荐使用立体栽培技术(如插架或吊蔓),此法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病害。立体栽培的行距应为大行(操作行)70厘米、小行(一畦两行)60厘米,株距为40-45厘米。爬地栽培可采取1.4×0.6米的布局。
在开花授粉期间,白天温度以25℃为宜,以防高温高湿导致植株徒长而影响结果;座果后可将温度升高至30-35℃,以加速瓜的膨大与成熟。
在保护地栽培中,生长初期可不进行整枝,以增加叶面积,助力第一瓜的膨大。第一瓜膨大后如有枝叶过密现象,需进行整枝打杈,以促进第二瓜的座果和膨大。
在采摘第一瓜后,可在主蔓基部的四五节处剪枝,接着及时浇水和追肥,从基部萌发侧枝,将强壮的侧枝架起以结果。
在保护地栽培中,建议使用烟熏剂防治病虫害,确保果面光洁。
应适时上市,且禁止生瓜和过熟瓜上市,以确保商品质量。
该早熟西瓜适合在北京地区进行秋冬、冬春保护地栽培,同时春夏及夏秋的延后栽培也十分适宜。掌握合适的种植技术与区域,将给予种植者更多的收益与乐趣。
上一篇:葡萄园内的蘑菇与草莓套种技术探讨
下一篇:柑橘类植物缺硼的影响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