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壤山地的柑桔园,由于土层较浅,常常会在每年7到9月因长期干旱后突降大雨而导致严重裂果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研究者在1989年8月26日的降雨后,对7年生的枳砧尾张温州蜜柑进行了环割处理,旨在降低裂果的发生率。
环割处理分为两组,分别在降雨后1小时和10小时进行。处理时,环割位于主枝的基部,形成约1/2圈的损伤,所有主枝均进行了环割处理。作为对照组,没有进行环割处理,每两株设定为一组对比。
环割后分别记录下雨后1小时和10小时的裂果数据及对照组的裂果数。结果显示,在下雨后1小时进行环割的裂果数量为23个,裂果率为2.1%;而下雨后10小时进行环割的裂果数量则高达189个,裂果率为14.9%;对照组的裂果数量为190个,裂果率为15.9%。
以上数据表明,干旱后突降大雨时对柑桔树及时进行环割,可以显著减少裂果的发生率。然而,如果环割的时机过于延迟,则对于减少裂果的效果就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变得无效。因此,建议在类似气候条件下,农户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环割时间,以提高柑桔的产量和品质。
下一篇:湘西瓜5号:雪峰花皮无籽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