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酸腐病的概述
柑桔酸腐病是柑桔贮运过程中常见且难以防治的一种病害。该病在发病时常与青霉病、绿霉病以及褐腐病一起发生,导致果品腐败速度显著加快。在柑桔类水果中,柠檬和酸橙尤为易感,而橘类和甜橙类也面临较高的发病风险。
酸腐病的症状表现
一旦柑桔受到了酸腐病的侵染,果皮表面会出现水渍状斑点。当病斑扩展至约2厘米时,病变部位略微下陷并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白色菌丝,后期会呈现皱褶状的轮纹,表面则会覆盖白霉。随着病情的发展,果品会腐烂并流出液体,散发出酸味。
酸腐病主要影响果实,而在发病初期,其症状与青霉病和绿霉病相似。如果轻轻按压病部,您会发现酸腐病的果皮更容易脱离,并且没有霉味的特征。
病菌传播途径
导致酸腐病的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它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接触受到侵染的果实与土壤,雨水飞溅的节孢子,以及风吹动土粒使之接触下层果实。此外,在田间生长的夜蛾类昆虫也会在危害健康果实时传播病菌。特别是伤口深入到内果皮的果实,更容易感染该病。
适宜的生长条件
酸腐病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在26.5℃时,病菌的生长速度最快;而在15℃以上,腐烂也会开始发生,其发展在10℃以下则会显著减缓。在24至30℃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五天内病果会完全腐烂,同时邻近的健康果实也会因接触感染。通常情况下,未成熟的果实具有一定的抗性,而成熟或过熟的果实则更易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