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蒂腐病是一种影响果实健康的常见病害,它主要危害果实、幼苗以及枝叶,可能导致死苗、枯梢和烂果,从而直接影响产量。这种病害在国内首次记录,主要分布于广东省的番荔枝产区。
受害的幼苗通常表现出脱水萎蔫,叶色发黄或青枯,茎干基部维束变褐,挤压时无菌脓。在病情发展后期,叶片会逐渐凋萎脱落,枝条变成褐色干枯,呈现出明显的梢枯状态。
当番荔枝的叶片被感染后,通常会变褐并腐烂。此外,叶片感染往往与其他病菌叠加,造成烂叶和落叶的现象。
果实感染通常从蒂部开始,初始表现为水渍状的小圆点,随后从中间扩展成为褐色圆斑,最终导致整个果实腐烂、变质并流胶。受影响的果实外部通常会出现木栓化现象,果皮失去绿色,变为黑褐色,并挂在树上变得僵硬不堪食用。
造成番荔枝蒂腐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属于半知菌门。这种病菌能够在病植株的残体及枯枝病叶中越冬;进入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病菌开始繁殖,借助风雨传播,从伤口侵染新梢、花梗和幼果。若幼果感染病害,可能导致发育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最终变为黑色僵果。而较大的果实如果遭到感染,也会变黑腐烂,无法食用。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促进了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帮助减少病害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为了降低田园湿度并保持良好通风,应该做好果园的排灌系统,防止田园积水。
及时清理枯枝烂果并烧毁,以减少再侵染的病源,保持田园的清洁对防治病害至关重要。
在新梢萌发后或谢花坐果期,适时施药可以有效保护新梢和幼果。可选用的药剂包括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0.5%波尔多液和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800~1000倍液。
综上所述,了解番荔枝蒂腐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果品的产量与质量。如果您有更好的补充或建议,请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番荔枝根腐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下一篇:番荔枝酸腐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