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的种植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地条件来制定相应的套种计划。通过合理选择,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
旱地果园适合种植耐旱的中药材。如柴胡、黄芩、黄芪和知母等,都能在干燥的环境中良好生长。这样不仅丰富了果园的作物种类,同时也能维护土壤的生态平衡。
对于水地果园,选择那些喜欢湿润环境的作物是明智之举。例如元胡、附子和北沙参等中药材,这些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能够健康生长,为果园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山区果园则应选择那些喜湿且怕热的植物,如黄连、党参、麦冬和西洋参等。这些作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复杂的山区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不同种类的果树,在生长习性上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套种时需要根据这些特性来进行合理搭配。
对于发芽较迟的果树,如枣树和柿子树,可以套种一些喜光并具备夏眠特性的作物,例如贝母和元胡。这种搭配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亦可使这些植物在适当的光照中成长。
桃、杏、樱桃等果熟期在夏季之前的种类,则可以选择耐踏且喜热的茯苓等中药材进行套种。同时,利用果树冠的遮阳功能,可以生产木耳和银耳,从而达到增收的效果。
根据果树的生长阶段,合理选择套种的作物是提高果园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
在幼龄果园尚未封行的行间,可以栽种1至3年收获的中药材,比如地黄、远志、黄芩、菊花等。这些植物均为喜光型中药材,可以有效利用果园空间,实现多种收成。
而在成龄果园中,则应选择喜阴或耐阴的中药材进行套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土壤质量,还能够使得果树和中药材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树冠的密度和形态不仅影响光照条件,也直接影响到套种作物的选择,因此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树冠和树叶较为稠密的果树,如桃、樱桃、杏、葡萄和柿子树等,适宜套种一些喜阴湿的中药材,比如半夏、天麻和灵芝等。这些作物在阴湿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生长,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益。
而对于树冠较为稀疏的果树,如苹果、梨、山楂等则可套种丹参、百合和天门冬等稍耐阴湿的中药材。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能够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得到良好体现。
总之,根据不同的果园类型、树种、树龄和树冠情况进行合理的套种,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实现在生态平衡方面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套袋后多雨,果树要防褐斑病
下一篇:矮砧苹果种植关键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