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果农在葡萄转色阶段注意到一些果粒发软,导致整体品质下降。颜色变暗,葡萄的产量和口感都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专家的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出现在施肥方式上。一些果农习惯施用高氮、高钾的肥料,却忽视了对钙肥的使用。葡萄是一种喜肥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除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中微量元素如钙、硼、镁和锌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葡萄对氮和钾的需求较高,但长期过量施用可能会导致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尤其是钾的过量会抑制钙的吸收。
在葡萄的开花期,硼和钙的需求显著增加。硼肥不仅可以促进花粉的生长和授粉,还能提高果实的坐果率,减少无籽小果的出现,进而提升产量与果实的糖分含量。钙的作用则体现在增强果实的韧性上,能有效抵御日灼,延长果实的挂树时间,减少裂果现象。此外,钙和糖的积累密切相关,充足的钙能大幅提高葡萄的甜度。因此,钙元素在葡萄生长和发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膨大至转色期,钙的需求达到高峰。若钙供应不足,容易造成果粒软烂和耐储性差,从而直接影响葡萄的品质。
为了解决葡萄品质问题,果农在施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为防止土壤盐渍化,追肥时建议使用低氮低钾或中氮低钾的肥料,每亩控制在10公斤左右。这种调整不仅满足了葡萄对养分的需求,还能逐步恢复土壤中氮、钾的适宜含量,后续再根据正常配方施肥。
在秋季施基肥时,提高有机肥的用量尤为重要。适量使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商品有机肥,每亩约需15袋,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其疏松透气性,还有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适量添加中微量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亩可以施用500克硼肥和80~100公斤的钙肥。在葡萄坐果后,应及时追施约2公斤的钙肥。生长期中,硼肥应在开花前和盛花期连续喷施2次,而钙肥应分多次施用,第一次在谢花后1周进行,接着在硬核期和采前10~15天再喷一次,以满足葡萄生长所需。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施肥,特别是关注钙和硼的补充,可以有效提升葡萄的品质与产量,确保果农的丰收。
上一篇:盆栽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冬季大樱桃园要深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