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桃小食心虫,作为影响枣树种植区的重要害虫,其生活习性和危害性不容小觑。了解其特性是预防和治理这一虫害的关键。
成虫的活动较为缓慢,常栖息在杂草和树枝上。即使受到干扰,它们的移动距离也相对有限。枣树桃小食心虫通常在凌晨1点至4点间产卵,主要选择果实表面的伤痕及果实梗洼作为产卵地点。其产卵期一般持续约7天。孵化后的幼虫会在10分钟至10小时内寻找适合蛀入果实的位置,表现出极高的适应性。
枣树桃小食心虫的幼虫没有转果的习性,每只虫通常仅会对一颗果实造成伤害。幼虫侵入果实后,首先攻击果实皮下,最终侵略枣核。大约18天后,它们会逐渐成熟。在果实内,虫粪会大量堆积,导致果实产生“豆沙馅”。不同品种的枣树在受到桃小食心虫影响时,反应各异。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果实质量可能严重下降,虫果率可达50%至70%。
为了有效预防桃小食心虫,可以在春季进行挖土灭茧的措施。在6月上旬之前,幼虫尚未出土,此时可挖出越冬的虫茧,这些虫茧通常位于枣树根茎部。同时注意上下树皮缝隙的虫害情况。进入晚秋,幼虫准备越冬时,可以铲起树根部位10厘米深的土层,将其扔到田间,虫茧裸露在外,因凉爽天气而死亡。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消灭90%以上的桃小食心虫。
幼虫越冬后出土时,使用地面药剂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措施可以集中毒杀孵化的幼虫。发现雄蛾后,种植者应及时在树干周边100厘米范围内洒药粉。每株枣树可使用25克5%西维因剂或0.5千克25%一六零五微胶囊剂,加入5倍水和300倍细土,进行耙地处理。使用25%辛硫磷粉和5%敌马粉剂时,667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只需0.5千克的药剂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如发现树上已有害虫,种植者必须在7月底至8月底期间进行药物喷洒,以综合防治第一和第二代成虫。这个时间段建议喷洒2至3次药剂。如使用布溴氰菊酯,应将喷洒次数控制在1至3次,以实现最高95%的防治效果。在药剂选择上,可以使用800至1000倍液的50%杀螟松或3000至4000倍液的10%氯氰菊酯乳油等,这些都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综上所述,枣树桃小食心虫是影响枣树生产的重要害虫。为了有效降低虫害发生的几率,提升果实质量与产量,种植者需要全面了解其生活习性,并结合果树的生长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下一篇:果树为何用有机肥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