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因其生命力强和成枝能力高,往往形成密集的树冠,这会影响到树冠内部的光照。而桃树对光照的需求很高,若内部光照不足,枝条便容易枯死。此外,果枝在结果后,通常只在顶部抽出长枝,中下部则形成短枝,导致树冠内光秃、结果部位提升和外移,从而影响产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对土壤、肥料和水分的管理外,还应该通过修剪的方法来控制树冠的延伸,改善光照条件。对衰弱的枝组和结果枝进行修剪是合理的做法,以达到稳定结果部位的目标,从而确保产量。桃树的更新修剪法主要分为两种:
在桃树结果时,通常下部会同时抽出新枝。在冬剪时,应留下一根健壮的枝条。一种方法是短截法,在结果枝的基部留2到4个花芽进行重剪,这样可以在结果的同时从基部抽出壮梢。另一种方法是长放法,特别适用于花芽分布较高或果枝较细软的品种,此时可以在枝条的中、上部多留果实,使其自然下垂,促进下部的新梢抽生。在冬剪时,要将壮梢以上的部分全部剪除,仅保留下部一根枝条,以备来年结果。
在树势较弱、肥水不足或基部芽恢复能力差时,采用双枝更新法效果较佳。此时在枝条基部仅留2到3芽进行重截,待新梢抽发后,选择保留两根枝条。对上位枝进行轻剪并长放,作为结果枝;而下位枝则继续保留2到3芽进行重截,用作更新。在冬剪时,将上位枝连同母枝全部剪除,下位枝的两根新枝则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修剪,即上位枝长放用于结果,下位枝重截作为更新枝。年复一年,确保结果部位的稳定,避免上升过快。
当桃树逐渐衰老,表现为大量新增枝条和明显的枯死现象时,上升外移的结果部位、落果增多、果实变小、品质下降以及产量明显减少等问题会随之出现。此时,在强化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应该加大修剪力度。在骨干枝的多次分枝处回缩树冠,能够有效刺激生长并保护树体,但需保留具备结果能力的枝组,以确保当年的一定产量。此外,将徒长枝与叶丛枝填空补缺,以实现树冠的更新和复壮。当主枝极度裸秃,无法再进行良好分枝时,只要主枝的皮色正常且木质部无腐烂迹象,就可以在任何生长过的大枝部位进行强度更新。即使将其压至1至2级主枝处,也可激发出许多强壮的新梢,通过合理培育,2至3年内就能形成与壮年树相似的新树冠,实现明显的产量回升。
上一篇:加强土壤培肥果园提质又增产
下一篇:改良果园土壤的五个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