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软粒和烂果的问题常常让种植者困扰。本文将详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各种病害及其表现特征,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户更好地管理葡萄园。
从病害的角度来看,葡萄的软粒或烂果主要与以下五种病害有关:霜霉病、白腐病、溃疡病、房枯病以及酸腐病。
此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果实。在叶片上,初期会出现半透明水渍状病斑,随着病害发展,形成淡黄色多角形病斑。湿度高时,叶背会出现霜状物。幼果染病后,果表面会出现霜状霉层,最终可能导致果实的掉落和全穗干瘪。
该病害在南方和冰雹常发地区较为常见。果穗中的小果梗和穗轴会首先出现浅褪色水渍状病斑,然后逐渐侵袭果粒,导致变褐腐烂。在叶片上,多在叶尖或破损处发病,形成水渍状褐色斑点,最终发展成干枯破裂。
溃疡病一般在葡萄转色期开始显现。在果穗上,穗轴首先出现黑褐色病斑,逐渐引起果梗干枯,导致果实腐烂。在枝条上则会出现灰白色梭形病斑,并带有许多黑色小点。
该病害会影响果穗和果粒。果穗上初期产生暗褐色至灰黑色的病斑,病斑扩展后,会导致果实生长受阻和果粒变软。在叶片上,初期病斑呈圆形,后期转为褐色和灰白色,发展为带有小黑点的病斑。
酸腐病通常伴随果粒腐烂,并吸引特定的醋蝇。虽然外观上吸引了害虫,但其内部已充满灰白色小蛆及其它腐烂迹象,导致果实的严重损失。
了解不同病害的特点后,种植者应根据自己园子的情况,加以识别和诊断。如果自己无法确定病因,建议寻求有经验的农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然而,依赖他人意见时应保持谨慎,因为每个园子的环境各异。确保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有助于精准施药。
除了病菌感染外,生理性病害也是导致葡萄出现软粒和烂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日灼、气灼及水罐子病等。
当阳光直接照射果穗的中部或肩部时,果粒可能会干瘪。阴雨天后转晴时,日灼现象会进一步加重。
在大棚中,当温度超过33℃且持续数天,果粒通常会遭受影响,进而出现软果现象。
此病害多发生在果穗的尖端或副穗上。受损果实表现为松软,且容易流出酸水,严重时会影响整个果穗。
对于生理性病害,种植者应关注树势的培育,保证植株的健康。注意氮肥的使用量,适时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助于增强葡萄的抗逆能力。
此外,根系受损、缺钙、过量施用氮肥等因素也可能引发软果。有研究指出,部分“夏黑”葡萄的软果现象可能是由于缺乏幼果期的钙素吸收。
为避免软果的发生,需注意改良土壤,保护根系,减少化肥的使用,多施有机肥。在膨大期宜关注钙的补充,建议在采摘前10天左右进行叶面喷钙,以延长果实的储藏期。此外,使用调节剂时,应避免激素催红,适度施用磷酸二氢钾能帮助果实着色。
综上所述,葡萄的软粒与烂果现象由多因素引起,了解这些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策略,有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建议广大种植者注重预防和综合管理,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上一篇:枣园秋施基肥有方法
下一篇:阴雨天气设施草莓管理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