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弄蝶,又称香蕉苞虫,主要对香蕉、粉蕉、芭蕉及美人蕉等植物造成严重危害。这种害虫的幼虫表面覆有一层白色蜡粉,头部呈黑色。香蕉弄蝶的幼虫在孵化后,往往从叶片的边缘开始咬食,形成缺口,并会吐丝将叶片卷成虫苞,幼虫在虫苞中一边进食一边卷起叶片,有时也会迁移到其他位置继续卷成新的虫苞。受害的蕉叶经常会出现残缺不全的情况,若虫害严重,叶片可能只剩下中脉,导致光合作用降低,香蕉的产量因此受到影响。
在广东地区,香蕉弄蝶每年发生四到六代,尤其是在五月至八月之间危害最为严重。因此,防治这种害虫的方法包括在冬季时摘除虫苞,进而减少越冬虫源。在幼虫初孵化期,可采用48%乐斯本、52.25%农地乐或40%雷丹的10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和利用赤眼蜂、捕食螨等天敌,促进生态平衡。
香蕉象鼻虫主要包括香蕉球茎象甲和香蕉假茎象甲,这两种害虫主要危害蕉类植物。它们的幼虫会蛀食球茎和假茎,所形成的蛀道交错纵横,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蕉叶枯黄、卷曲,并且容易断裂,还可能引发茎腐病。在华南地区,香蕉象鼻虫每年发生四到五代,尤其是在五月和六月虫口密度最高,从而危害最为严重。
成虫在光照下极为怕光,并展现出假死的特性,而幼虫则呈乳白色,腹部肥胖且无足。针对香蕉象鼻虫的防治,建议在幼虫盛发期使用48%乐斯本的700至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确保植株湿润。同时,还可以将乐斯本1000倍液注射到1.5米高假茎的中髓位置,每株香蕉注射150毫升药液。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替代高毒性药剂,有助于保障食用者的健康。
上一篇:香蕉果穗发育期要喷药
下一篇:苹果双套袋优质高产技术―套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