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菜农注意到,在番茄转色期时,果实表面出现异常斑点的现象。调查显示,出现斑点的果实数量和程度各有不同,通常以细菌性斑疹病为主要元凶。这种病害不仅影响果实的外观,还可能影响其质量与产量。
细菌性斑疹病对番茄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叶片、茎、花、叶柄和果实上,尤其是对未成熟的果实影响最为明显。发病严重的通常是老旧重茬种植的棚室,以及抗性较差的番茄品种。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加大,棚内湿度上升,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导致果皮受损,从而出现斑点。
随着气温下降和棚内闭合时间的延长,细菌性斑疹病的发病趋势也在加重。尽管这种病害对温度要求不严,但它非常喜欢湿润的环境。当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超过80%时,病害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
为了有效预防番茄果实出现斑点,菜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通风和排湿是防止果面结露的首要措施。这有助于降低棚内的湿度,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在发病前或初期,应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预防。建议使用噻枯唑、噻唑锌和噻菌铜等有效药剂来阻止病害的蔓延。
对于已经出现斑点的果实,应该及时摘除并带出棚室进行销毁。这不仅减少了养分的无谓消耗,还能有效降低病害的菌源和传播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菜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番茄因细菌性斑疹病而受损的风险,确保丰收的果实质量与产量。(张丽)
下一篇:猕猴桃树如何施用生物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