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是果实采后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影响果轴。通常在果穗采收后,蕉梳的切口处会出现白色棉絮状物,这标志着果轴开始腐烂。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区域会向果柄扩展,导致其呈现深褐色,前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点,最终导致蕉指散落。若不及时处理,病害也会扩展至果身,使果皮出现爆裂现象,并在果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造成果实变硬,难以催熟和转黄,显著降低了其食用价值。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机械伤口,病菌在受到伤害的果实上容易侵入。此外,在使用聚乙烯包装贮存或在高温高湿的运输环境中,病菌的生长和传播尤为迅速。因此,控制这些环境因素对于预防病害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防止该病害的发生,建议减少在采收、落梳、包装和运输各环节中可能造成的机械伤。此外,在果实采收后并包装之前,可以用50%多菌灵的600到1000倍液进行浸果,浸泡时间为1分钟。同时,添加200倍液的高脂膜可以有效防治炭疽病,进一步提高果实的健康性。
上一篇:苹果炭疽病症状表现及防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