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烂果病是影响苹果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涵盖了多种病症,如轮纹病、黑腐病、炭疽病、褐腐病和疫腐病等。这些病害不仅会使优质苹果变为劣质果,还会直接下降果园的经济效益。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果农来说至关重要。
从八月上旬开始,果农应结合营养管理进行连续喷药。可以使用聚糖果乐、高美施、保叶剂、富万钾及0.5%磷酸二氢钾,间隔时间为10日至15日。同时,应及时进行秋季修剪,以去除病虫枝、徒长枝及密挤枝,提高树体的通风透光性,加强果树的生长势。此外,及时检查和摘除病果、畸形果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在苹果的中晚熟时期,即八九月份,病菌传播的风险显著增加。此时需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喷药频率。在无雨天气时,可以按照常规喷药;而在降雨较多且温湿度高的状况下,则应减少间隔期并增加施药次数。建议采用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如68.75%易保、10%世高、菌杀特以及波尔多液等,以确保药效最大化。在药剂配制时,添加增效剂和渗透剂可以增强药效,延长残效期,确保防治效果。
喷药时必须确保均匀、细致的覆盖,特别是要喷洒到苹果的枝干和果实上,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后续损害。规范的喷药操作不仅能够有效遏制烂果病的发展,还能将其控制在最低程度。
在苹果采收后至入库前,建议使用2-6%的氯化钙溶液或专用的果病安、菌毒清溶液浸泡果实约0.5-1分钟。这一处理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果实在贮藏期间发生烂果病的风险,进而提升储存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与合理化的药物使用,果农可以有效降低苹果烂果病的发生,从而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确保果园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香蕉栽培管理的技术:防风防寒
下一篇:香蕉品种――金手指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