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根部线虫病是影响蕉园的一种常见病症,尤其在砂壤土和河边冲积土上更为普遍。受到这种疾病影响的香蕉植株,地上部位通常显得矮小,叶片则会出现黄化及无光泽的现象。此外,植株易出现“散把”现象,抽蕾时困难重重。在挂果后期,由于根部受损,植株的负载能力下降,容易导致倒伏。地下部分常见根瘤或根表皮腐烂,根部易断裂并伴随着根毛的稀少。
香蕉根系的主要病原线虫包括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及香蕉肾形肾状线虫等。这些病原的初侵染来源通常是带病的吸芽和受污染的土壤。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吸芽进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香蕉以外,玉米、甘蔗及一些杂草也能成为这些线虫的寄主。相对而言,沙质疏松、透气良好的土壤更容易发生该病害。
为了有效防治香蕉根部线虫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在新植区,应选择无病的组培苗或无病的第一、第二代宿根芽进行种植。在种植吸芽之前,要仔细修剪掉烂根,并清理附在球茎表面的土壤。
可以施用专门的杀线虫剂,例如20%丙线磷(又名益收宝)颗粒剂,每次每丛植株用量为30克;或者使用10%克线磷(又名力满库)40克,均匀撒施于蕉头周围,然后覆土并淋水。施药频率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具体次数可根据线虫密度而定。雨季是施药的最佳时间,但在挂果后期应避免使用杀线虫剂,以防止农药残留污染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