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效树形并非一种特定的树形,而是一类专注于丰产、优质、高效的树形分类。这样的树形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能够确保树冠中的叶片和果实获得充分光照,从而显著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尤其在陕西、山西等地区,目前正在积极推广这种高光效树形,但果农在应用时需谨慎,以免造成苹果产量和树势的波动。
适合栖霞地区果园的高光效树形需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需从纺锤形进行改造,可以称之为改良疏层形。树冠相对增大,骨干枝数量要减少。
主枝数量取决于树冠大小。若株距超过4米,每棵树应留5-6个主枝,呈3-2-1排布;在株距为3-4米时,可适当增加主枝数量。
主干高度应维持在80厘米左右,第一层主枝与第二层主枝之间的层间距需在80-120厘米之间。
树体高度应控制在株距与行距的平均值之内。
修剪后亩枝量需控制在8-10万条,树冠的透光率需达到25%-30%。相邻树冠之间保持约1米的间距,亩产量控制在3000-4000公斤之间。
目前我市的苹果树大多是纺锤树形,许多果园处于密植郁闭状态,亩枝量常在14-15万条以上,有些果园甚至超过20万条。要有效转型为高光效树形,必须解决郁闭园改造问题,并将两项工作结合。
改造的基本措施是适时进行间伐,将每亩树木数量从110棵压缩至55棵。对土肥水条件良好的果园,间伐3-4年后可进行第二次间伐,最终将树木数量进一步降低至27-28棵,永久株行距改为4米×6米。
1. 缩短离地面的下裙枝,确保干高达到80厘米左右。
2. 去除部分主枝,增大层间距,确保第一层与第二层主枝的间距达到80-120厘米,以改善内膛光照。
3. 采用缓放和疏剪的方式保留主枝,避免环剥或环切,以便树冠进一步扩大。
4. 更新下垂的主枝,利用斜背上枝换头来促进其复壮。
5. 适度去除树冠上部的骨干枝,促进对内膛的光照渗透,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
6. 疏除过密的结果枝组,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7. 在进行永久性树的高光效树形转化过程中,要把握进度,通常需三年左右完成整个改造,以免导致树势和产量不稳。
经改造后,亩产量可稳保持在3000-4000公斤之间,果品质量显著提高。此外,树体的经济寿命也可由传统的15-20年延长至20-30年,为果农带来长远的收益。
上一篇:如何延长香蕉果实的货架期
下一篇:香蕉防腐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