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苹果砧木资源的研究始于1956年,由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烟台市果树园艺场、莱阳农学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烟台市果树研究所等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经过长达24年的努力,该研究对山东省的苹果砧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鉴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此次研究首次详细掌握了山东地区的苹果砧木资源。通过鉴定,研究团队发现全省共有6个种类的苹果砧木,包括西府海棠、楸子、三叶海棠、大鲜果、湖北海棠和山定子,共计30多个类型。其中,崂山柰子作为我国独特的营养系繁殖的矮砧资源,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还明确了6种砧木种子的后熟特性,为苹果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份资料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研究深入分析了主要苹果砧木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在抗旱、抗涝和抗盐能力方面的表现。这些特点不仅为全省的砧木区域化提供了指导,还为河北及黄河故道地区的砧木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研究团队还评估了不同砧木嫁接树的生产效应。其中,莱芜难咽砧木表现出抗盐性强、树体矮小、早结果,适合密植;甜茶砧木则在抗涝性方面极为出色,同时具有抗盐的特性;崂山柰子作为唯一的营养系矮砧资源,还可以进行实生繁殖。
研究成果在省级以上的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16篇论文,并出版了《苹果育苗技术》一书。优良砧木的推广已获山东省农业厅的认可,尤其是莱芜难咽、甜茶和崂山柰子被广泛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崂山柰子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频繁收到来自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地的引种请求。
安徽省已经将甜茶作为主要的推广砧木,而莱芜难咽和莱芜茶果在河北省的表现也非常优秀。该研究成果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苹果砧木领域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怎样生产全红富士苹果
下一篇:香蕉清园管理